清明节到了,这是一个思念故去亲人的日子,不由想起恩师张晴辉,他已长眠地下整整八年了,他是我做人的楷模,永远活在我心中。
1980年,我12岁,被选入武汉体院划艇队,教练是一位身材魁梧,满面红光,40来岁的中年汉子,他叫张晴辉。他问我的第一句话我至今还记得,“划船很辛苦,你为什么要搞划船?”我说:“我想拿全国冠军。”他说:“不,我们的目标是,拿亚洲冠军、世界冠军才对。”没想到,为了这个目标,我和教练一起在风里浪里拼博了十二个春秋。
划船训练是艰苦的,不管有多大的风和雨,多么晒的太阳,只要最后一个运动员还没上岸,他都站在湖边,决不打伞。有时很大的运动量,我快顶不住了,教练会用洪亮的声音大声喊:“只有吃下别人吃不下的苦,才能拿到别人拿不到的成绩。”每当我看到教练坚毅的目光,都会让我咬紧牙关,顽强的顶下来。
记得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我有些紧张,下水前抓桨的手有些发抖,教练看到后,轻轻拍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说:“别怕,相信自己平时的训练,两强相遇勇者胜,你的对手更怕你。”在教练的鼓励和培养下,我在后来的比赛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状态。
因长期的劳累,教练患了严重的心血管疾病,1985年两次外出比赛后,教练都昏倒了,每次醒了之后,连医院也不去,他实在舍不得那点时间。1987年,他每天训练完,回家连上五楼也要歇几次,这样,他才挤出了半天时间去看医生。医生检查后半响没说出话来,面前的这个病人,心脏已出现了两块陈旧性心梗区域,这就是说,他已经从死神的魔掌中逃出了两次……可医院是不能住的,住院队员训练谁管,他说服了医生,带着药箱又回到了训练场。
六年过去了,他仍然在湖边挥着胳膊大声的指挥训练,他以为,死神退去了,谁想到,死神又绕道袭击了他的胃部。
一天多的抢救,教练终于睁开了眼睛,他吃力地说:“队员的训练怎么办?”来探望他的队员们都热泪盈眶。胃镜的诊断书是他自己拿的,他清楚那“Ca”的代号是面目狰狞的“癌”。他热爱生命,他不肯浪费那分分秒秒的时间,走进手术室前他说:“……死,并不足惜,我希望再活几年,让我能有时间带着队员参加奥运会,让中国划艇在奥运会上拿到奖牌……我便死而无憾了!”
手术后他又与癌魔搏斗了7年,在这7年里,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顽强。他四次担任中国划艇队教练,培养的运动员在全国和亚洲比赛中先后获得过60多次冠军,而他临走时仍带着遗憾:“……我是一个没有完成任务的教练,我最希望的是中国划艇队员能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
五年后,孟关良、杨文军在雅典奥运会上拿到双人划艇冠军,我和几个师兄弟徐菊生、袁东、谢少杰、张宏伟、彭浩……又来到了教练的坟前,轻声地告慰他:“我们来看您了,您的遗愿实现了,您放心去吧。”那一刻,我的心一紧,眼眶里并不坚强的泪水潸然而下。
又到了春雨绵绵的清明节,又让我想起了深爱划船事业的您。虽然您已离开了我们,但您的音容笑貌却从未远离我的身边,一直激励着我勤奋工作,努力进取,您的精神长存!愿春风伴您一路好走!
袁 方
2007年4月5日
清明节写于广东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