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从13岁到19岁的年轻选手,从组队训练到拿全国季军、亚洲青年比赛冠军,前后只用了一年时间。
这不是天方夜谭,也不是耸人听闻,这是云南皮划艇队在高原用自己踏踏实实的努力一桨一桨划出来的。
因为长期高原训练被紫外线晒得皮肤黝黑的云南队队员,在全国水上项目中创造了近乎奇迹的成绩,他们也因此被比较贴切地称为“黑马”。
王芳华、胡冬梅夫妇,云南赛艇队的两位关键人物。2001年以交流方式为云南队在全国九运会上夺得金牌之后,他们两人便在高原扎下根来。
码头、皮艇、划艇、队员……在云南省体育局和基地领导的支持下,云南皮划艇队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在他俩手上逐渐成型,为此他们把自己的所有时间都花在了队里,5岁的女儿扔给了住在城中的爷爷奶奶,只有在礼拜天晚上,一家人才得以团聚几个钟头。
在离城40多公里的松茂水上训练基地,他们埋头苦干了一年,终于有所收获。今年首次在全国皮划艇锦标赛上亮相的云南皮划艇队让人大吃一惊,陈志江、王觐获得男子双人划艇1000米第三名、2000米第六名,14名选手获得了城运会的决赛资格。
10月1日,云南皮划艇队有三名选手参加了在印度帕泊尔市举行的亚洲皮划艇锦标赛及青年锦标赛,陈志江获得青年锦标赛男子划艇个人1000米冠军、500米亚军,王觐、范继文获得亚洲皮划艇锦标赛男子划艇双人1000米第二名。
要问他们的成功秘诀?勤奋+科研+独特,便是云南皮划艇队的全部答案。
一座离昆明城40多公里的偏僻山头,是云南皮划艇队的驻扎地,旁边的松茂水库是他们每天的训练场。一般人在这种荒山野岭的地方呆上一天都会感觉有些乏味,他们一呆就是一年。
每天除了上下午训练之外,晚上还要在力量房挥汗如雨,这对于皮划艇队的队员来说是家常便饭,而节假日对于他们来说更是不知为何物。从2002年9月组队至今的一年零一个月时间里,云南皮划艇队只是在今年春节时以集体活动的方式休息过一天。
除了勤奋之外,科研数据是云南皮划艇队教练手中最为重视的一个指标,松茂水上训练基地也成为云南体科所工作人员跑得最多的地方之一。
曾经参加过奥运会的两位教练,扎根云南之后开始仔细琢磨符合云南人的水上训练方法,将高原训练与云南人的生理特点相结合,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一套技术动作和训练方法。
教练王芳华说,其他省有的搞这个项目已经有了20年的历史,我们起步晚,只能打破常规的训练方法,三步并作两步走,以时间增效益,以付出增提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进步。
由于云南皮划艇队的出色表现,该队的苏春亮、陈志江和杨红利三名队员已经入选国家集训队,将在城运会之后到国家集训队训练。
眼前这些成绩并没有使云南皮划艇队沾沾自喜,谈到今后的打算,王芳华教练蛮有信心地说,我们的近期目标是要完成全国十运会的任务,而远大目标是通过努力,在2008年奥运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为了这个目标,王教练告诉记者,他们甚至马上就要将一日三练改成一日五练。
本报记者许珂